看完莫言的小說《紅蝗》,心裡有幾點感想︰
一、這八萬多字的中篇讀起來好吃力,不僅因為<食草家族>這本書的版面字小如蟻,還因莫言筆下的句子好多都長如竹竿。描述一個場景或事件,他總用華麗的詞藻堆砌譬喻。或許就如他自己說的︰「當我在寫一篇小說的時候,許多新的構思就像狗一樣在我的身後大聲喊叫。」靈感噴湧,下筆如風,他有若神明附體,自言自語。譬如︰
看完莫言的小說《紅蝗》,心裡有幾點感想︰
一、這八萬多字的中篇讀起來好吃力,不僅因為<食草家族>這本書的版面字小如蟻,還因莫言筆下的句子好多都長如竹竿。描述一個場景或事件,他總用華麗的詞藻堆砌譬喻。或許就如他自己說的︰「當我在寫一篇小說的時候,許多新的構思就像狗一樣在我的身後大聲喊叫。」靈感噴湧,下筆如風,他有若神明附體,自言自語。譬如︰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但很多人參加革命,卻是為了吃飯。
綜觀中國歷史,每一次改朝換代,幾乎都與飢餓有關。老百姓飽不了肚子,只好鋌而走險,革命造反。但在台灣,這個創造經濟奇蹟、民主奇蹟的小島,竟有一批錦衣玉食、吃飽喝足的人,上街抗議爭權益,讓人不得不感慨︰歷史不但會重演,還會突變﹗
李自成佔領北京時,對手下大將劉宗敏說,殺、殺,給老子殺﹗幾十萬農民軍,提著鬼頭刀,戳著斷魂槍,在北京大街小巷遊蕩,看見像個官的、像個讀書人的,就拖出來亂刀砍死。他們吃福王的人肉,喝崇禎的美酒,士氣High得很﹗
莫言,2012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忘不了吃》這篇散文裡寫道︰
…春夏秋三季,我們還能搗弄點草木蟲魚來吃,冬天草木凋零,冰凍三尺,地裡有蟲挖不出來,水裡有魚撈不上來,但人的智慧是無窮的,尤其在吃的方面。大家很快便發現上過水的洼地,地面上有一層乾結的青苔,像揭餅一樣一張張揭下來,放在水裡泡一泡,再放到鍋裡烘乾,酥如鍋巴。吃光了青苔,便剝樹皮。剝來樹皮,用斧頭剁碎、砸爛,放在缸裡泡,用棍子拼命攪成糨糊狀,煮一煮就喝。吃樹皮前半部分的工序,和畢昇造紙的過程差不多,但我們造出來的不是紙。從吃的角度來說,榆樹皮是上品,柳樹皮次之,槐樹皮更次之。很快,村裡村外的樹都被剝成裸體,十分可憐的樣子,在寒風中顫抖著。
為什麼要引用這段文字,且聽分解︰
台北市北投公園被寶可夢玩家擠爆,時代雜誌網站以「寶可夢或可讓我們預見世界末日的景象(Pokémon Go May Have Just Shown Us What the End of the World Looks Like)」為題撰文,指北投的情況讓人聯想到科幻小說中的場景。
報導說︰「這個景象通常只有在馬拉松,甚至逃避外星人入侵或是恐怖攻擊時才可能出現。」
曾國藩,才智平庸、毫無背景的湘愣子,一生遨遊宦海,沉浮顛沛,最後成為大清砥柱、中興名臣,靠的是甚麼?若木《曾國藩的仕途筆記》一書,爬梳出一些官場求生術︰
一、「天下事,在局外吶喊議論,總是無益。」勇於入局,挺身擔當,方可成就一番功業。
戴上耳罩式耳機,線上看高畫質影片《愛的萬物論》,真是「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史帝芬·霍伯,絕頂聰明(智商160),但肉身卻不受腦袋指揮(肌萎症);感染肺炎,氣切失聲,只能以語音合成機與人溝通…
《攝影達人的思考》這本書,是從1x.com網站上挑選出100幅大師級的作品,予以彙編而成。每張照片的拍攝者,必須詳述拍照前的構思、靈感的來源、拍攝的方法,按快門時對光線、快門、光圈、ISO…的選擇,拍完後用影像軟體做了那些後製,並自評作品好在哪裡。
這本書出版後,榮獲Amazon書店攝影與藝術類排行榜第一名。翻完此書,才知道原來「照片」與「作品」不一樣,在境界上更是天差地別。
余秋雨《山居筆記》︰「科舉制度從隋唐到宋元明清,實施了一千三百年之久,選拔出十萬名以上的進士,百萬名以上的舉人。」
這批以寫作詩詞文章出人頭地的書生,授官之後便能處理行政、裁斷訴訟?便能調度錢糧、管束賦稅?都明白考場只是官場的附庸,瞭然從此只能做一個馴順的官員不能是剛正的學者?
寫作是一種表達,一如牙牙學語,都得從模仿開始;閱讀是解碼,更是由模仿到創新的關鍵。「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先人早發現這個作文的訣竅,只可惜受到時代風氣影響,今人總以「看過等於掌握」的心態去搶讀新書,而不願一讀再讀,甚至朗讀、抄寫真正受用的經典,真可說是「拋棄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了。
有了閱讀的習慣,閱讀的生命自會找到出路,一本接一本讀下去。讀多看多自然就會寫了,所謂「水到渠成」無非就是這麼回事。
春節來臨,很少老年人會感歡欣,怎麼一眨眼一年又過去了,又老了一歲,怎麼人越老,感覺時間過得更快?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一周,不是同樣365天嗎?一天不是都 24小時嗎?
人年紀越大,會感覺一年比一年短,這是怎麼一回事?如何解釋?
《紅樓夢》不僅是一部描述「青春王國」的愛情故事,也是一群青少年在一個富貴家庭裡,如何活出自我的故事。賈寶玉不喜歡追求權力與財富,也亟欲擺脫父親賈政加諸他身上的禮教,無時無刻都展現出青少年的叛逆。
青少年腦子裡究竟想些甚麼?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謝伯讓分析,青春期的大腦正處於理性與感性區成熟速度不一致的時期,掌管情緒的大腦邊緣系統,功能逐漸強化,但負責控制衝動的前額葉皮質,則要到二十歲才成熟,這樣的不一致,使得青少年比較喜歡冒險,但也比較容易適應環境。《紅樓夢》裡的青少年,喜歡新奇事物帶來的衝動情感、冒險刺激,以及同儕互動。這些行為都有明顯的生理機制,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也正是因此才想擺脫舒適安全的家庭和父母的保護。
賈寶玉和薛寶釵成親,是今世的「金玉良緣」,但寶玉在夢裡想的,卻是與黛玉前世修來的「木石前盟」。這如夢似幻的情境,源自於潛意識。謝伯讓以「情緒抒發與控制理論」解析潛意識:「夢,會把白天沒有徹底抒發的情緒釋放,好讓我們隔天能夠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