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還有音樂可聽呢!
目前分類:尋章摘句 (189)
- Dec 17 Fri 2021 21:26
複製+聯結=創新
- Oct 06 Wed 2021 14:38
植物亂開花
2010/2/12 我在部落格這樣描述舍旁的山櫻:
「繁華落盡之後,沒隔多久枝椏上又冒出一樹新綠,纍纍果實。徘徊其間,對她易容顏、換顏色之俐落,甚為訝異。前後不到一個月,由裸枝挺立而萬花紛紅而新葉駭綠,由落瓣無數而果實萬千,變臉之快,令人嘆為觀止。
- Sep 17 Fri 2021 10:19
平民大眾的文人畫家---齊白石
- Sep 13 Mon 2021 10:15
剃髮與老境美
讀《中國名畫家.八大山人》一書,於「剃髮是儒者尊嚴的墮落」與「老境美」兩個觀點,感覺有趣,摘而錄之,免於遺忘。
利瑪竇描寫中國的一本書曾提到,明朝文人把頭髮留得很長,精心梳理戴上冠帽,成為官僚形象和風度的一部份。1645年7月,多爾袞下令所有漢人都必須剃去前額頭髮及綁辮子,被認為是一種野蠻行為,一種對先進文明的褻瀆,因為它違悖身體髮膚不敢毀傷的主張。換言之,剃髮對漢人來說是奇恥大辱,名節掃地,近乎被閹割。
- Sep 12 Sun 2021 10:57
「白髮學童」李可染
中國名畫家李可染七十歲時鐫刻「白髮學童」、「七十始知己無知」鈐印,鞭策自己不斷否定自我、更新自我,再創山水畫新境界。總結其一生創作,他說:
「我不依靠甚麼天才,我是困而知之,我是一個苦學派。
假如我的作品有點成就的話,那是我深入學習傳統、深入觀察描寫對象、深入實踐的結果。人離開大自然,離開傳統不可能有任何創造。我常常問自己我是在創作畫,還是在學畫、研究畫?結論:我是在學畫和研究畫。我現在已經七十歲了,我一輩子都在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
- Jul 05 Mon 2021 14:28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
林語堂說:「蘇東坡是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人間絕版。他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工程師,是詩人。世間的每一個人都能從他的藝術裡感受人生,而他也在後人的品讀裡,一遍遍的重新活過。」
王安石說他是「人中之龍」,「更不知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 Jun 29 Tue 2021 09:39
西藏人的生死觀
民國85年,我47歲,不惑之年買《西藏生死書》來讀,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25年之後,把她從書架取出重新翻閱,發現當時也沒耐心看完,心性未定吧。
- Jun 17 Thu 2021 08:38
死生之事大矣
一隻看不見、摸不到的病毒,顛覆全球78億人口的生活。空蕩蕩的街道、渺無人煙的景點,已化為真實的日常。
每天下午二點,看電視播報COVID-19新增確診人數、死亡人數,心中難免有些焦慮,但又奈何?
- Jun 02 Wed 2021 10:08
一代梟雄的內心世界
- May 20 Thu 2021 09:29
阿Q心態
- May 16 Sun 2021 10:11
看戲不只是看熱鬧
從2019年開始,不知怎的迷上年代much電視台的八點檔,看過的陸劇有《溫州一家人》、《老有所依》、《春草》、《新上海灘》、《我的父親母親》、《亂世書香》、《人活一張臉》、《有你才幸福》等,貧窮的農村、城鎮的現代化、價值觀的劇變、倫理的斲喪、人性的善惡、年輕人的困局、老一輩的無依…精彩的劇情和演出不只讓我看得入神,內心更是萬端感慨。
有許多部劇的歷史背景,都提到知青上山下鄉插隊落戶、文化大革命以及文革結束後的改革開放,也讓我看到政治運動所造成的動蕩不安,那些連魯迅都想像不出的人間暴力,瘋狂的在神州大陸上演,張愛玲說:「人民像是被放在磨坊碾盤上被壓碎的穀糠。」活在那樣的時代,許多人的人生就是一個悲劇,也只能以悲劇結束。
- May 08 Sat 2021 15:31
變、變、變
iPhone、Android聯手顛覆Nokia的手機霸權,Google取代Yahoo的入口網站地位,YouTube、Netflix翻轉有線電視與頻道業者控制的影視圈,Tesla改變了傳統汽車製造業,5G、AI、AR/VR、基因定序、量子電腦…更是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
「老」、「家」以及「閱讀」,這幾個字所指涉的內涵也在改變。
- May 03 Mon 2021 14:02
問成長為何物
昆丁.布雷克的繪本《小傢伙》,說孩童會隨著年月長成各種生物,先是尖聲怪叫的禿鷹寶寶、然後是撞翻家具的小笨象,愛在泥巴打滾的髒疣豬,再來是亂發脾氣的噴火龍,吊在窗簾啼哭的蝙蝠…看著四個外孫長大的我,對這生動的比喻不禁發出會心的微笑。尤其是酷愛暴龍的那位,我常說他是被恐龍教壞的孩子,經常弓著背一邊奔跑一邊嘶吼。
我常想,當他們成了在賀爾蒙波濤裡身不由己的青少年,「家」會成甚麼模樣?
古蘭德恰達導演的《炫目之光》這部影片,父親對唸高中的兒子說:「寫作不是正當職業,你要有更遠大的志向!」兒子不理他,氣得他大罵:「你可以選擇當醫生、律師,或是房仲,所以不要說我沒給你任何自由!」可是兒子堅持要當作家,靠文字謀生。
- Apr 28 Wed 2021 09:53
久旱民憂 大雨民喜
- Apr 24 Sat 2021 16:38
在「讀」處時光裡
2021/4/23 世界閱讀日,整理札記中的幾句話,心領神會「在讀處時光裡,探索美好驚喜。」
盧蘇偉:「沒有一個人是笨的,只是每個人聰明的地方不一樣;沒有人是學不會的,只是學習的方法不同!我們都不知道自己聰明在哪裡,常常會因為一些失敗的經驗而否定自己。」
- Apr 17 Sat 2021 16:18
翻雜誌 長知識
美國前總統川普不相信全球暖化,新冠肺炎剛流行的時候,他也不當回事不肯戴口罩;新總統拜登上任後改弦易轍,派特使到中國討論氣候變遷,自己帶頭打疫苗鼓勵全民接種,遏止疫情擴散。不同的施政措施,導因於前總統認為過多的政策限制會妨礙經濟的發展,現任總統則是相信科學、尊重專家意見。
今晨翻閱《天下》雜誌,看了關於電動車以及全球全暖化的報導,電動車取代燃油車可減少碳排,氣候變遷導致的人命和經濟損失,遠甚新冠肺炎;且以鍵盤打工仔的心情,摘錄一些新知充實自我。
- Mar 24 Wed 2021 09:06
治病先治心
- Mar 19 Fri 2021 11:42
變老,就像天黑得很慢
《天黑得很慢》是茅盾文學獎得主周大新2018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這部現實主義作品,通過生動有趣的事例展現了老年生活的圖景,在揭示困境的同時,實際上也為應對變老點亮了一盞明燈。
作者引用米蘭·昆德拉說過的一句話:「老人是對老年一無所知的孩子。」很多老人自以為懂得很多,其實並沒有做好面對老年這一段路的準備。人從60歲進入老境,到離開人世前,這段時間裡有些風景應該被記住。記住了,就會心中有數,不會慌張。
- Jan 20 Wed 2021 11:15
熱愛某些事物(Love for some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