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看不見、摸不到的病毒,顛覆全球78億人口的生活。空蕩蕩的街道、渺無人煙的景點,已化為真實的日常。
每天下午二點,看電視播報COVID-19新增確診人數、死亡人數,心中難免有些焦慮,但又奈何?
傅偉勳教授寫的《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已翻閱好幾天,我用這本書的論述平撫不安的心靈。以下的摘錄,或許有助於建立正確的生死觀。
一般人誤以為死亡是一種威脅,其實死亡不是一種威脅,而是一種挑戰。問題是:要如何面臨這個挑戰,維持生命的尊嚴到最後呢?
海德格說,每一個人生下來即是「向死的存在」。做為「向死存在」的每一個人,呱呱墜地後就已面對死亡的挑戰。有人說高齡就是一種長期疾病,因此從高齡到死亡的「負面」問題,就是人生至始至終的「生死」問題。
現代人講求「生活品質」,卻常忘記生活品質必須包括「死亡品質」。因此訓練每一個人培養「生命的尊嚴」與「死亡的尊嚴」雙重實存的態度,是刻不容緩之事,而宗教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就在於此。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之語,是他七十年學思歷程的自述之中,最有宗教深度的告白。「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只不過描述他在世俗的自我德行發展過程而已,到了五十歲體悟天命之後,整個德性發展便有其宗教基礎。天命之年可以說是孔子整個人生的真正轉捩點。
孔子「君子憂道不憂貧」這句話,表達了他的終極關懷:仁人君子並不憂慮世俗的富貴貧賤、利害得失,他關心的是能否完成自己生命歷程的道德使命,務必要貫徹天命,踐行人道,死而後已;小我的生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生之年能知天命,畏天命,俟天命。因此對於死亡,孔子只說了「未知生,焉知死」、「朝聞道,夕死可矣」。
道家的生死觀並不假定天命之類的宗教性源頭,他的生死觀奠基於自然無為的天道。老子以「道法自然」、「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表達他對終極的真實看法,也以回歸自然為生命的終極目標。他認為個體的死亡原是萬事萬物自然無為的生滅循環之中的小小現象,如果刻意抵制不可避免的死亡,只會增加死的恐懼與自我的痛苦而已;若能體悟自我的死亡乃是落葉歸根的自然過程,就能克服自我的自私,安然接受死亡。
佛教是一種獨特的、智慧的宗教,他的終極關懷是在探索「苦」的根源,藉著拔除這個根源,徹底解決實存的「生死大事」。佛說「一切皆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等等,世間到處充滿苦患,世界是無有際涯的生死大海。問題是:如何解決「生死大事」為首的人生苦患?
苦的根源在無明(迷妄無知),破除無明就能脫離生死苦海,「心淨一切淨,心染一切染」。智慧取代無明,無明由是斷滅;善行取代惡行,惡業由是斷滅;不生不滅取代生,生由是斷滅;解脫取代老死,老死由是斷滅。「生死大事,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全悟此心,則為至聖大乘,少悟即為二乘,不悟即為凡夫。」
有宗教信仰的人,相信生死有其終極意義,對於死後生命何適何從,也有一套看法。基督徒堅信,只要背起十字架跟隨耶穌,死後必進天國,不信的人無法獲得永生。而佛教則持業報輪迴之說,只要積善業必獲福報,眾生永遠有力爭上游與東山再起的機會。從輪迴觀點去看,耶教的永罰之說未免太過殘酷,以一世有限的因,就決定未來無限的果。但從科學的觀點去看,永生永罰、佛國淨土、生死輪迴之類的教義,基本上都是屬於心性體認或冥冥自證的信仰之事。
站在心性體認本位的立場,我們得早日培養具有日常實踐意義的生死智慧,不必等到罹患絕症或臨終階段,才慌慌張張的、臨時抱佛腳的尋找安身立命之道。
生死智慧的平時培養,方法很多,譬如多閱讀有關生死問題的書籍,多觀摩高僧大德的言行,選擇適合自己的解脫進路或修養功夫,如坐禪、冥想、祈禱、事上磨練、內省功夫等等。馬祖道一禪師說:「平常心是道」,生死智慧的養成,乃是平時功夫之事。
「君子之於生,無所苟而已。」疫情當下,要練習、堅守正向情緒,要自己創造有意義、有目標的生活方式,把握生命的每一刻。
延伸閱讀:
死亡的平靜真相 https://pietree0330.pixnet.net/blog/post/45258359
未知生焉知死 https://pietree0330.pixnet.net/blog/post/3344381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