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魯迅小說的主角。阿Q沒受過教育,也沒有正當工作。被市井小民拳打腳踢,就說自己被兒子打,自欺欺人的宣稱精神勝利。他欺侮弱小,但對富有的人畢恭畢敬。魯迅將阿Q的心理類比為中國人的人格特質。我們今天看到中國霸凌台灣、澳洲、瑞典、挪威等小國家,但對美國卻色厲內荏,這不就顯示了北京當局的阿Q心態。
清朝衰敗、列強入侵,軍閥割據、國共內戰,是中國共產黨口中的「百年恥辱」,但卻從來不說中華帝國曾有兩次從地圖上消失。國家被蒙古人及滿州人鐵蹄統治,就把他們列為中國人,這不也是一種阿Q心態。如果這種歷史詮釋為真,那被大英帝國殖民的印度人,也應聲稱維多利亞女王是印度人。
漢唐盛世,帝國掌握了財富和軍事實力,他們就入侵鄰國併吞其領土。今天的中國也建立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又開始窮兵黷武恐嚇周邊國家,而對神盾驅逐艦通過台海,卻只是跟蹤觀望,欺弱怕強,阿Q 是也。
大國的崛起,不能只是經濟、軍事力量強大,他必須提出一套普世價值。17世紀英國能成為世界強權,是提出民主,法治;18世紀法國進入國際舞台中心,是因為自由、平等、博愛;19世紀美國嶄露頭角,是因為民有、民治、民享。中國能否產生這種價值,擺脫《阿Q正傳》描述的人格特質,讓世界各國對他嚮往、信任,是今日中國必須面對的重大考驗。
註:重讀魯迅的《狂人日記》及《阿Q正傳》兩篇小說,內心頗多感慨,參閱了網路文章及《天下》雜誌,輯成此文當作讀書心得,但願不會招來不同意識型態者的爭論。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