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丁.布雷克的繪本《小傢伙》,說孩童會隨著年月長成各種生物,先是尖聲怪叫的禿鷹寶寶、然後是撞翻家具的小笨象,愛在泥巴打滾的髒疣豬,再來是亂發脾氣的噴火龍,吊在窗簾啼哭的蝙蝠…看著四個外孫長大的我,對這生動的比喻不禁發出會心的微笑。尤其是酷愛暴龍的那位,我常說他是被恐龍教壞的孩子,經常弓著背一邊奔跑一邊嘶吼。
我常想,當他們成了在賀爾蒙波濤裡身不由己的青少年,「家」會成甚麼模樣?
古蘭德恰達導演的《炫目之光》這部影片,父親對唸高中的兒子說:「寫作不是正當職業,你要有更遠大的志向!」兒子不理他,氣得他大罵:「你可以選擇當醫生、律師,或是房仲,所以不要說我沒給你任何自由!」可是兒子堅持要當作家,靠文字謀生。
父子衝突隨著兒子在寫作上的傑出表現日益加劇,徵文比賽脫穎而出的他要去國外領獎,父親反對,想逃離家鄉去讀大學,更反對…最後母親跟父親攤牌,要威權的父親妥協,挽回親情。
爸媽生了七個兒子,我已記不清他們是怎麼讓兒子們安然度過青春期,而弟弟最常用的形容詞是:「家裡總是兵慌馬亂」。可是亂,卻沒出甚麼大差錯,弟兄們日後也各有所成,無忝所生。正因如此,母親節前夕,我更加思念媽媽,她的溫柔婉轉,不知調和化解了多少衝突。
五一勞動節,待在家翻書看電影,《小傢伙》的詼諧幽默,讓我體會生命的層層蛻變;《炫目之光》的精彩劇情,把難過時擠不出眼淚的老人感動得目眶紅紅。收拾起情緒,從前總總依稀眼前;走上頂樓,在父母的遺像前合十鞠躬,聊表此刻的懷想之情。
成長啊,有時躁動不安,有時昂首飛揚;殘忍時令人痛苦,絢麗時叫人驚艷。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