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岳父往生,享壽92歲。
治喪事宜在禮儀公司主導下,依生前契約,莊嚴肅穆、有條不紊的進行。
出殯當天我負責錄影,因此有「特權」在告別式式場「遊走」;透過攝影機視窗,讓我對喪葬習俗,有更深層的了解。例如:
1. 抽褲:大殮時,依客家禮俗,須準備亡者衣褲數套(有幾個兒子就準備多少套)。抽褲,有「汝得衫,吾得褲」之意;而褲庫同音,比喻抽得財庫
2. 辭生:此為最後一次看見死者容貌之祭奠,也是死者辭別「生者」的祭奠,故名「辭生」。六道碗菜、一碗白飯、一雙竹筷,陳列於死者面前。「生者」用竹筷代死者夾菜,每夾一道菜,師父唸一句吉祥話,如:「飯是五穀,乎你子孫代代大發福」、「餅乾是香香又脆脆,乎你子孫會讀書」、「吃豆干,乎你子孫做大官」…..
3.封釘:出殯日的封釘儀式,父喪由叔伯主釘,母喪由母舅主釘。長男端著內置斧頭、釘子、紅包的湯盤,跪接主釘者行封釘禮;主釘手接湯盤後,將長男扶起。師父口唸吉祥語,帶領主釘行封釘儀式:
「吉日良時,天地開張,封釘萬事大吉昌,
 手舉斧頭來封釘,子孫代代萬事興,有嘸?(子孫要大聲回答:有)
 ……  …….   ……
 咬起子孫釘,子孫萬年興,有嘸?(有)
 封釘封完畢,子孫代代富祿壽,有嘸?(有)
 斧頭丟下地,子孫黃金舖滿地,有嘸?」(有)

看了這些儀式,想起孔老夫子說的:「死生之事大矣!」

上個月,有緣讀到山田真美寫的<印度生死筆記>一書。作者旅居新德里六年,致力印度文化的引介與推廣。她說:「在印度遇見無數的『死』,使我更清楚看見自己,也體悟到什麼是『生』」,「生命不過是在今天誕生,並活向明天而已。」

書中提到喜馬拉雅山山麓村民的喪葬儀式將屍體切成108塊,在河的上游依序拋擲。親友則於下游,手握念珠,一心一意祈禱,但求勿有迷惑,此去成佛;但求安心離世,與佛合一。他們相信,跨越生死,一定有解放悲苦的永恆世界。

每一種喪葬習俗,背後都有其中心思想。台灣如此,印度亦然。

面對死生之事,山田真美感慨的說:「現代兒童都在電腦、英文、數學等所謂現代教育下成長,不曾見過屍體,思考死亡…….沒有關於死亡的教育,其實就等於沒有生命教育。」
是的,唯有認識死亡,才會懂得尊重生命,才會知道珍惜人生。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說法,不太對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etree0330 的頭像
    pietree0330

    手捧流沙 情繫今生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