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3_202221.jpg

看了齊柏林拍的《看見台灣》才知道桃園是「千塘之鄉」,聽了政論名嘴談藍綠板塊變化,才知大安溪、濁水溪在哪些縣市,活到60多歲才知道小時候戲水的老街溪,她發源於龍潭,經平鎮、中壢、青埔,最後於大園出海;中學時地理老師教的都是遠在天邊的山川大河---長江、黃河、洞庭湖、秦嶺、祁連山,如今回想,多荒謬的教材啊,讓年輕學子對自己成長的故鄉一無所知。

退休後跑遍台灣各大景點,而故鄉桃園,更是去到無處可去,十多年來的上山下海,終於對台灣有了些認識,如今年逾七十體力大不如前,只能在離家不遠的地方隨意閒逛。

20200823_0853281.jpg

2020/8/23巴威颱風掠過台灣東部海面,西半部掃到颱風尾,天空藍得清澈,樹葉綠得發亮,驅車來到復旦中學後方,文化大院旁的埤塘多年前還是碧波數頃,現在卻長滿了荷花,沿著池岸取景拍照,詩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小立池塘側,荷香隔岸聞」、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之句浮上心頭。

20200823_091944.jpg

接著去石門大圳過嶺支渠散步,高大的黑板樹、樟樹遮天蔽日,綠蔭下行走,聽鳥鳴啁啾,蟬聲不絕,換得滿心清淨自在。而跨過步道邊坡,踩踏修剪得宜草皮,為的是一睹美麗的鹿角蕨。退休多年,以為盤踞在腦海的高中生物教材,早已被印刻文學、聯合文學、經典雜誌、讀者文摘、科學美國人、BBC知識以及電腦、攝影刊物的內容所取代,但看到附生在樹幹的鹿角蕨,還是想到原葉體、藏精器、藏卵器、孢子囊、孢子體寄生於配子體、世代交替等名詞,課堂上講的東西,想忘掉還真不是那麼容易,它根深蒂固的藏在腦細胞裡。

橫躺的台灣地圖像條大鯨魚沉浮海中中央山脈是脊椎,肥沃的嘉南平原是肚腹,花蓮是鯨魚的背部,恆春半島是魚尾;空中俯瞰桃園,每口池塘都閃耀著如金浮光,八德埤塘生態公園、青埔青塘園、橫山書法藝術園區、龍潭觀光大池是我的最愛,好在哪裡,親自去體會吧。

20200823_0837432.jpg

年紀愈長鄉土情懷愈濃,故鄉的一景一物,總令人魂牽夢繫,這大概就是王粲說的「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吧,不管你這輩子是窮愁潦倒還是飛黃騰達,思念故鄉的感情是相同的。

後記:   截至今日暢遊台灣專欄寫了204篇短文,誠摯邀您前來瀏覽     https://pietree0330.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1448132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etree0330 的頭像
    pietree0330

    手捧流沙 情繫今生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