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2_114939.jpg

2019/9/15抱著看看老建築新風貌的心情,在台北西區以徒步的方式,逛了三井倉庫、鐵道部、承恩門、台北郵局、郵政博物館北門分館、撫臺街洋樓、中山堂、西門紅樓共8個景點。當時鐵道部只完成建物整修,後續的景觀工程、室內裝潢、展示空間都尚未完成施作。
得知2020/7/7鐵道部園區對外開放訊息,非常興奮7/12大早出門,為的就是想參觀園區經典的建物以及精采的常設展、開館展。

20200712_100657.jpg

鐵道部園區內的古蹟包含鐵道部廳舍、八角樓、電源室、食堂、工務室、戰時指揮中心等六座建物,另有市定古蹟「清代機器局遺構」的東側圍牆及石板道,整個園區濃縮了清領、日治與國民政府三個朝代的歷史記憶。

20200712_112610.jpg

鐵道部廳舍

20200712_093434.jpg

莒光號豪華車廂

20200712_100225.jpg

鐵道動態模型常設展

20200712_100922.jpg

1970年代台北車站附近的街道模型

20200712_094430.jpg

自強號模型

20200712_122459.jpg

鐵道部直營的台灣第一間西式餐廳

20200712_130441.jpg

「蒸汽夢工廠」兒童展

20200712_134100.jpg

八角樓男廁,台灣總督府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

20200712_122640.jpg

尖錐形防空洞,內有因應國共內戰設置的戰情指揮中心

20200712_135431.jpg

1.7公頃的園區逛得腿都痠了回程時在客運車上溜覽所拍照片,想起余光中寫的關於鐵道的散文和新詩。

20200712_083837.jpg

《記憶和鐵軌一樣長》:
……來台之後,與火車更有緣分。什麼快車慢車、山線海線,都有緣在雙軌之上領略,只是從前京滬路上的東西往返,這時,變成了縱貫線上的南北來回,滾滾疾轉的風火車輪上,現代哪吒的心情,有時是出發的興奮,有時是回程的偷懶,有時是午晴的遐思,有時是夜雨的落寞。大玻璃窗招來豪闊的山水,遠近的城村;窗外的光景不斷,窗內的思緒不絕,真成了情景交融。尤其是在長途,終站尚遠,兩頭都搭不上現實,這是你一切都被動的過渡時期,可以絕對自由地大想心事,任意識亂流。
餓了,買一盒便當充午餐,雖只一片排骨,幾塊醬瓜,但在快覽風景的高速動感下,卻顯得特別可口。台中站到了,車頭重重地喘一口氣,頸掛零食拼盤的小販一擁而上,太陽餅、鳳梨酥的誘惑總難以拒絕。照例一盒盒買上車來,也不一定是為了有多美味,而是細嚼之餘有一股甜津津的鄉情,以及那許多年來,唉,從年輕時起,在這條線上進站、出站、過站、初旅、重遊、揮別,重重疊疊的回憶。」
這段文字寫的太好了這不就是我高中三年大學四年往返中壢—台北,服兵役兩年奔波中壢—高雄的遙遠回憶。

20200712.png

《記憶深長》:「記憶像鐵軌一樣長/像山線的隧道一樣深/像海線的窗景一樣遠/車站有長靠也有短靠/月台有長亭也有短亭/揮手有送別也有歡迎/便當有排骨和紅蘿蔔/點心有鳳梨酥和太陽餅/到站會重重喘一口氣/出發會筋骨一下子抽緊/一聲長嘯拖一道黑煙/枕木在風火輪下呻吟/未來的鐵軌當更快捷/一票就貫通地下的關節/但南來北去的乘客啊誰會/忘記從前趁車多趁心」
這首新詩,具體而微地描繪了台灣人腦海中搭火車南來北往的美麗影像個人覺得國立台灣博物館應該把她鐫刻於園區適當的位置與國人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etree0330 的頭像
    pietree0330

    手捧流沙 情繫今生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