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3935.JPG

樹叢裡的蟬從早到晚叫個不停,聽得耳膜都要長繭了。小傢伙鼓脹的腹部如一台劣質的擴音器,五音不全,卻聲如洪鐘,一整日敲著牠求歡的破銅鑼。
如果仔細傾聽,會發現牠們也不是盲目的叫,似乎是理智的,懂得一些秩序,聲音有嘹亮、有深沉、有悽厲,輪班似的。有時還會齊聲嗡鳴,像一場雷,帶著一點悲壯。
蟬鳴激起我的好奇,上網看些蟬(Cicada)的資料︰
「蟬的一生幾乎都在泥土中度過,因種類不同,生命週期有1年、3年、5年,甚至10幾年都有,目前已知生命周期最長的是北美洲的一種蟬,可達17年。」
「台灣的蟬有100多種,台灣熊蟬是體型最大的蟬,長約5公分,成蟲出現於每年的59月,主要分布於平地及低海拔地區。雄蟬利用鳴聲吸引雌蟬完成交配,雌蟬把卵產在樹皮內,孵化後,小若蟲回到土裡生活,每脫一次皮就長大一些,約在第5年鑽出泥土,爬上樹幹羽化。台灣熊蟬的生命周期約5年,羽化後的成蟬只能活兩週,換句話說,牠有四年多的歲月潛伏於土裡。」
「十七年蟬或十三年蟬,其幼蟲孵化後即鑽入地下,一生絕大多數時間在地下度過,靠吸食樹根的汁液生存。在地下生活十三年或十七年後,同種蟬的若蟲同時破土而出,在4~6週內羽化、交配、產卵、死亡,而卵孵化後進入下一個生命周期。因此在美國某些地方每過十七或十三年就會突然出現大量的蟬,成為一種奇觀。」

十七年,一段奢侈而昂貴的時光,竟埋伏於幽幽地底,不禁為牠感到惋惜。這十七年,牠們仰賴樹根的汁液生活,不斷榨取,不斷肥美。算準了十七年後,牠們一旦偵測到地表溫度升高,便在夜裡大規模竄出,羽化成蟲。此後三十天,竭力嘶鳴,毫無保留,目的只有一個---生殖。

十七年的等待,為了三十天的翱翔。十七年的地底能量都化為聲能,突破重圍,穿越叢林,嚷嚷數週,交配產卵留了種,安然死去。

炎炎夏日,帶著捕蟲網在樹下尋覓蟬蹤,心想人的一生有時候也像小小蟬兒。生命裡盡是蟄伏與破土的交替周期,困頓總是居多,光亮總是鮮少。若能在蟄伏的黑影裡,醞釀破土的熱情,此生便有了不滅的動能。

十七年蟬(片長726秒)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4gUdOr2X3M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etree0330 的頭像
    pietree0330

    手捧流沙 情繫今生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