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鎮區新貴里福潭宮,里民信仰寄託之所在。後方綠地有8棵小葉南洋杉,高達數丈,林蔭森森。管理委員認為陰氣太重,雇工將其斷頭,其中3棵經過多年,一直沒再長出枝葉,成了枯立木。
日前發現,不知何時,枯立木也被鋸掉移走,僅剩殘樁。
拜完土地公,與孫女查看樹幹橫切面上的同心圓。告訴她那是年輪,每一環代表一年,環的數目就是樹齡。
教師魂上身,繼續說:「每個生長季其環境的周期變化,使得木材的型態出現交替變化,因此有早材(春材)、晚材(秋材)之分。早材因春天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對樹木的生長有利,形成層細胞分裂旺盛,新產生的細胞大而明顯,導管又大又多,因此,木材就顯得顏色淡,質地鬆軟。晚材因秋天天氣漸冷,雨量更少,形成層活動減弱,分裂出的細胞形狀小,加上細胞壁厚,導管又少,木材顯得緻密而堅硬,顏色也深。」
「換句話說,每個生長季形成的一圈木材,都重複一次細胞由大到小,材質由鬆到密的變化,從而形成了色澤、質地不同的一圈圈環紋,稱之年輪。」她不耐煩,沒聽完就玩耍去了。
持續觀察,發現其中一棵殘樁,出現春材腐朽、秋材仍在的環狀形貌。
鏡頭Zoom In,未朽的秋材,有若山壁高聳直立,其下則似萬丈深淵,甚為壯觀。
腐爛的樹皮、韌皮部,早已化作春泥,長出了新生命。
天下萬物,定睛細看,大有可觀。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