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過三代,才懂得穿衣吃飯」。旅行也一樣,須經幾番轉折,方知什麼是遊山玩水,愜意樂活。
先是「走馬看花之旅」,行程排得滿滿的,上車睡覺,下車尿尿;趕到景點,拍個照,就走人。
接著是「知性之旅」,講究文化探索,深度體驗。
最後是「go somewhere do nothing」-----沒有目的性的旅行。到處走走看看,發掘別人看不到的,感受別人體會不到的。用眼、用心去旅行,不光是用車、用腿趕行程。
2011/4/9~4/10,與國小同學到苗栗客家大院,台中新社古堡花園,南投泰雅度假村旅遊。兩天一夜,三個景點。放慢腳步,隨興張望。挑選景物,用心拍照。倘佯自然,遠離喧囂。紓解身心,忘卻煩憂。這樣的旅遊,應該介於知性之旅與go somewhere do nothing之間吧?
李欣頻:<十四堂人生創意課>,第四章----如何栽培自己?
作者問學生:「如果你是自己的老師,你會怎麼教自己?」
她建議:「透過書本、電影、旅行、人際、環境,去自我教育。」
「旅行的意義在於改變視野,而不只是移動視線;不是到那個地方,而是習得看事物的新角度。」
「電影是靜態的旅行,旅行是動態的電影。」
「書本及人生閱歷給你的光芒----知性風采,智慧魅力----絕不是保養品能企及的。」
以書本、旅行栽培自己,說來也蠻符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古訓。但年逾花甲的我,倒是比較喜歡吳念真的看法:「暫時『生活』於遠方,可以活化逐漸衰老的生命」。
走完這鎮這山水,還有那村那山水,走累了,暫歇花樹之下,後面還有更開闊、更燦爛的光輝前路。
瀏覽照片: 客家大院+新社古堡+泰雅渡假村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