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智大學隨興慢行,碰到作家余秋雨在有庠廳演講;坐車到淡水參觀雲門劇場的建築,看到舞蹈家林懷民先生;去大江購物中心看電影,親眼目賭了導演吳念真的風采…好像只要走出去不宅在家裡,日子就有意想不到的驚奇發生。
- May 15 Mon 2017 21:50
只要做善的事,就會完成!
- May 09 Tue 2017 20:57
臉書世界
- May 05 Fri 2017 14:22
「石」在不敢當
2017/5/1用完早餐,右下腹突然劇痛,疼得我直不起腰,趕緊叫車直驅醫院掛急診。絞痛不斷,水狀唾液直流,4公里的車程好遙遠,都已謙卑、謙卑、再謙卑的九十度彎腰,滾痛還不放過我。
醫師︰「可能是尿路結石。打止痛針、驗尿、照X光,等候看報告。」
煎熬了半小時,答案揭曉︰「血尿、疼痛、嘔吐三個症狀,吻合尿路結石,但腎臟、輸尿管、膀胱都沒看到明顯的石頭。」
- Apr 27 Thu 2017 14:40
虛實交錯 似真還假
使用智慧型手機以後,閱報、看書的時間越來越少。網路上的大量訊息,臉書上轉貼的文章,佔去了大部分的讀書時間。它有擴大閱讀領域的好處,也有缺乏系統閱讀的缺點。
手掌大的機器牽引著我們的感知、情緒與思考。連上網路就以為掌握世界,能論辯世間之事。但網路時代的「知」,未必是「知」。
- Apr 22 Sat 2017 20:16
江山風月 本無常主
瀏覽更多照片: http://pietree0330.pixnet.net/album/set/18684193?before=321787504
2017/4/18 在大凍山步道慢走,導遊說:「日本人把我們的木材都砍走了,他們把台灣的紅檜偷光了!」聽了不勝感慨,人云亦云、不做查證的資訊,到處流傳。
- Apr 17 Mon 2017 07:20
No.500
傅月庵︰《文學無用,不過一逗點》
世事一盤棋,人生一篇文章。既生而為人,棋不能不下,文章也不能不寫。日月如梭,一日一筆畫,一頁一行書,有人寫得工整端正,有人寫得歪歪斜斜。可無論如何,總得有個頓筆處,讓寫的人、讀的人都可停下來喘口氣。文學大約就是人生文章中的一個逗點,讓人呼吸之處。這一呼吸,不會讓你少走一步路,也很難讓你彎身撿到一文錢,說來無用,卻使得你的人生有了些轉圜空間,也許這一頓,便頓出新的想法,轉個彎,走出一片新天地了。
- Apr 09 Sun 2017 15:41
王克師派下子孫
到南勢植槐堂王氏家祠祭祖,或是到南崁太原佳城祖塔掃墓,經常會聽長輩提起仕甲公、仕泮公、天恭公、天縱公、啟成公、啟恩公…等祖先名稱,說真的,他們在來台祖王克師派下的長幼尊卑關係,我不是很清楚。今年清明節身體微恙,未能上山掃墓,待在家閱讀族譜,從十三世來台祖到二十一世派字輩,我用Word SmartArt製作自己的家族階層圖,木本水源弄清楚之後,心裡踏實多了。三百年家族史,一張圖表一目瞭然,由上而下輩分世系,自左而右兄弟排行;個人專屬的家譜,每個人都可輕鬆製作,它是告知子孫你從哪裡來的最佳教材。
除此之外,我還蒐集些資料,摘錄存檔,用以表達慎終追遠、緬懷祖德之誠。
- Mar 27 Mon 2017 09:55
老來多夢
老來多夢,不勝其擾,懷想年輕時一覺睡到天亮,真好﹗但夢境研究者說︰「睡夢中的腦部運作,是解決清醒時所遇問題的沃土。」這個論點,讓我眼睛一亮。
人睡著時腦袋會跟著安靜下來,但九十分鐘後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期,大腦又戲劇性的恢復活躍,活躍的程度不亞於清醒的時候。不過此時的活躍來自不同的腦部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