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節到南崁祖墳掃墓,總會想起宋朝高翥的《清明》︰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塚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時節,上墳掃墓的人絡繹於途;紙錢的灰燼像白蝶般飛舞,傷心掉淚的子孫如杜鵑哀啼吐血;日落之後狐狸在墳上睡覺,祭掃歸來者與兒女燈前歡笑;人生在世有酒就當暢飲,墳前祭祀的酒那曾滴到九泉之下﹗
三月天氣晴雨交替一日一變,乍暖還寒調適不易,清明前夕身體又微恙了。心想︰喪葬儀式都已經從土葬、火葬進化到樹葬、植存了,為何不能用網路掃墓取代上山祭拜,免去塞車勞累之苦?都已經用skype與親友天涯共此時了,應該也可以用相片瀏覽器來個虛擬實境的清明掃墓﹗
把存在雲端的先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祖墳、靈骨塔的照片複製到桌面,雙手合十、垂首默禱,感謝先人興家立業、澤被子孫。
我和父母、祖父母有共同的生活記憶,父子四十三年,祖孫二十年,諸多往事歷歷如繪,銘記心頭難忘。但和曾祖父則完全沒有交集,看著他穿著清朝服裝的手繪照片,懷想他的生平事蹟,覺得他是建立平鎮王氏家業的一代偉人。
萬秋公(1871~1938)一生勤苦耐勞,精於投資,往生後留給四個兒子各四甲多土地、三合院一棟。老一輩說他「手路很紅」,買賣茶葉、豢養家禽豬隻、種植五穀菜蔬都極為順利,賺了錢就買田買地,興建宅舍。他的王國有多大呢?鄉里宿耆說,從南勢走到中壢,不須經過別人的土地﹗用現在的平鎮地圖來形容︰環南路、66國道、中豐路、老街溪圈起的區塊,百分之五十的土地都是他的﹗太原佳城第二十一世的我,目前住的農舍就矗立在他當年披荊斬棘開墾的土地上,緬懷先人,能不叩首感恩。但這些豐功偉業,卻因沒有文字、影像的紀錄,逐漸失傳於荒煙蔓草之中,後代子孫真的不肖極了。
讀者文摘(2016/4)︰《不朽的記憶》
「打從在洞穴裡刻下第一幅壁畫開始,人類就力圖阻撓記憶終歸消逝的那一天到來。不論是口述歷史、日記、回憶錄、照片、影片,都是我們對抗時間洪流的工具。如今,我們把記憶存在網際網路的伺服器裡。臉書的塗鴉牆紀錄了我們生活中的大小事…Gmail收件匣裡留下我們的對話,YouTube則播放我們的活動、談話、歌唱。較諸以往,現在我們更徹底收集和管理自身的回憶。」
雲端伺服器裡,曾祖父母、祖父母的照片,我都只有一張,爸媽的照片,四張。用這有限的工具去對抗記憶的消逝,太困難了﹗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每個人都應認真的收集和管理自身的回憶,留予子孫懷想你的當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