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4593.JPG

陳秀丹醫師在大愛〈人文講堂〉的演講:「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聽完後心有戚戚,頗為認同﹔摘錄數則她的觀點,讓子孫知道,長輩是如何看待死亡。

一、哲學家HThielicke:「不顧一切代價去延長末期病人生命,是一種恐怖的仁慈﹔醫療無止境的延伸,會妨礙有尊嚴的死亡。」醫生為了避免醫療糾紛,往往做了很多無效醫療,但卻造成病人苦、家屬痛、醫療人員無奈、國家財政惡化的四輸現象。醫療的本質是行善,但如果加給病人的是痛苦,此時是行惡,不是行善。

二、如果有一天吃不下了,千萬不要去插鼻胃管,也不要做胃造口。人啊,要見好就收,千萬不要拖延死期。不能進食是老衰死的共通現象,沒有食慾是大腦和身體發出的訊號,餵再多也無法吸收。為高齡者強行灌食與打點滴,是干涉他人的自然發展,是侵害人權與倫理的行為。

三、生命是為了享受人生而繼續,沒有人想要被綑綁的晚年。去除插鼻胃管的迷思吧,老天把我們生下來,也安排了舒適的退場機制,當病到不能吃的時候,身體會處在一個相對脫水的情況,腦內的嗎啡生成量也會增加,你會預知大限將至。吃得少,口水少、痰少、不會嘔吐或拉肚子,身體能處在較乾淨的狀態。

四、心肺衰竭,使二氧化碳的排除有困難。肝衰竭,體內的代謝會出問題。二氧化碳或氨造成的昏迷,是舒適的離場機制。

五、中村仁一:「惡魔般的家人,不可做惡魔妨礙自然死亡。」孝順缺了一個順就是不孝,要順從父母生前意旨,不插鼻胃管,不做胃造口,必要時得放棄治療。死亡是另一種方式的存在,死亡最深沉的意義,是要讓活著的人活得更好。罹患重病是在人間受苦,回去天上比較好命。

六、人生是在不斷取捨中前進,取是一種本事,捨是一種哲學。放下自己是智慧,放下別人是慈悲。真正的愛是給愛的人沒有煩惱,被愛的人沒有痛苦,適時放手,才是真愛。

有生就有滅,由生到滅,時間很短暫,倏忽之間,正如白駒之過隙;生命之長短存滅,誰也無法左右,但可先想好要如何善終,不妨預立遺囑或簽署《病人自主權利法》表達意願,亦可透過「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之類的陳述告誡子孫,自己不想被氣切、插鼻胃管、造胃口以及渾身被管線綑綁的晚年。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etree0330 的頭像
    pietree0330

    手捧流沙 情繫今生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