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6_123737.jpg

研究發現,如果家裡男生多於女生,室內會散佈著在腸子、皮膚和腋下繁衍的細菌;如果女生多於男生,室內會有許多乳酸菌(Lactobacillus,陰道微生物群落的主要成員)。換句話說,宅在家裡,我們必須和一些與人類相關的微生物共享生活空間。

在亞馬遜盆地的偏僻村莊,開放式茅草屋裡的細菌,大多數來自土壤、水和昆蟲;而在巴西人口超過200萬的瑪瑙斯市,於各種住家採集到的樣本,細菌大部分來自我們的身體。

農場裡長大或家中有養狗的小孩,比較不會得到氣喘,動物身上的微生物可能可以訓練幼兒的免疫系統。使用現代農耕技術的農夫,其幼兒氣喘比例是用馬犁地翻土者的四倍,原因是家中的灰塵含有更多的細菌。

多在大自然環境中棲息,不用含有抗菌成份的洗潔劑,打開窗戶,養隻毛小孩,或許是建立健康居家微生物群落的好方法。

202010月號《科學人》這篇文章給我的啟示是,看到藍天就趕快出門吧。在離不開手機、電腦、電視的時代,走進大自然,獲得的又何止是另番滋味。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etree0330 的頭像
    pietree0330

    手捧流沙 情繫今生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