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jpg

臉書改變演算法之後,同溫層的討拍文就變多了,意識型態不同的朋友也漸漸消失了。臉書雖然仍是重要的社群媒體,但用大數據將人類情感分類的做法,遲早會讓人厭惡進而變得不受歡迎。

臉書裡可有可無的資訊,親疏無常的網友,只是填補無聊時刻的矽膠,但這種填滿罅隙的方法,終究會是惡性循環,人在滑手機時腎上腺會分泌皮質酮,當皮質酮累積,心情就會變得焦慮,紓解這種感覺的方法,就是再次查看手機。也就是說,一離開社群媒體,心癮、手癮就作祟,越滑手機越焦躁。

片刻時間不看手機,就會被世界離棄嗎?按耐不住的酸言酸語,會讓世界變得更好嗎?

一篇考慮不周的貼文被反對者轉發、瘋傳,幾天之內發文者就成為眾矢之的的網路賤民,而憤怒的鄉民此時卻自以為群眾正義得到伸張而欣喜若狂。憤怒的情緒有感染力,而社群媒體的演算法就像加速器,會加劇感染力,讓事情越鬧越兇。

當你對某些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天生的「確認偏誤」會使你接受那些迎合自己觀點的新聞或留言,臉書只是進一步把你推到同溫層而已。換句話說,社群媒體裡怒氣衝天的推文、誇張聳動的標題,讓網民越來越容易生氣,進而造成對某一議題的贊成或反對,朝著兩極分化。

是社群媒體造成憤怒的時代?還是我們控制衝動的修養變差了?抑或自以為發怒時都帶著道德光環,既勇敢又高尚?還是網路匿名讓你覺得就算做壞事也不用負責?

期盼親朋好友聚會時,大家都不要看手機,不要讓靜默、憤怒取代了聊天喝茶時的歡聲笑語。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etree0330 的頭像
    pietree0330

    手捧流沙 情繫今生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