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桃園地景藝術節在八德區舉辦,以閒置多時的「保一總隊大湳舊營區」為核心展區。
《桃樂源》︰以多彩的「花」呼應在地多元文化的融合與本源。
《自然舞衣》︰蔥鬱林木,忽見閃爍。山的舞衣,遮蓋了現實,拉開了時空。
《變》︰用36根「竹」打造手的模型,強調我們都是自然(We are nature)。
《漫遊小憇所》︰彩色的線條層層疊疊,繪出一道道與世隔絕的小憇處。
《柔軟的防衛》︰充氣布料的柔軟與彈藥庫的堅硬,形成對比也彼此對話,引人以輕鬆幽默的方式,重新認識空間與環境。
《歡聲笑語》︰「雲朵」提醒人類要感恩自然的賜予,有了「水」生命方能存活。
《風彩》︰豔麗繽紛的色彩,婀娜多姿的樣態,為不可見的「風」,賦與具體的形貌。
《大湳轉綠林》︰一棵棵「旋轉樹」聚集成的地景,是一座輕盈的都會公園。
《動態陣列》︰以互動的機械裝置藝術,回應環境,探索人文印記。
逛完大湳森林公園,開車返家,途中想起史學家錢穆的一句話︰「人生當有一大抉擇,究應看重事業或看重性情,究應在共見處與人相爭,或在獨知處自求多福。」
不與人爭,獨處書齋,在文字與影像中自得其樂,是我退休生活裡最明智的選擇。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