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20190814_131109.JPG

26歲的夢(1分14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setfVPnos

DVD播放器不知怎的有聲無影,想找個轉接頭測試哪裡壞了,沒料到卻在櫥櫃裡找到一本塵封已久的剪貼簿,蒐集的是我1975~1976翻譯的文章。
1975年,我26歲,懷著成為科普譯者的夢想,我訂了Science Digest,每月翻譯1~2篇,投稿報刊初試啼聲,也獲編輯青睞,得以磨練譯筆。那時著作權法尚未施行,我肆無忌憚的用譯文騙稿費,補貼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養自己的薪俸。19771月結婚後,這個夢不知怎麼就沒了。細細回想,大概不外乎「貧賤則懾於饑寒」、「遂營目前之務」之類的原因吧。
我是鄉下孩子,英文很爛,到高一還不會拚音,在附中曾被任課老師當面羞辱,說不要告訴別人我是他教的,但3年苦讀也漸漸跟上了同學的水平,大學唸生物系,讀了4年原文書,看懂教科書沒問題,而在陸軍二士校當教官時,跟著準備考托福的同僚背單字啃China Post,增添了一點功力,退伍後訂Newsweek以及讀者文摘英文版,繼續練功...點點滴滴的努力,興起了成為科普譯者的夢想。
年輕真好啊,有夢、敢夢、追夢。想起那個早已無聲無影的夢想,內心的感慨就如北島《波蘭來客》這篇散文寫的︰
「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DSC_7577.JPG

日前,在大江誠品看到一本名為《樹》的書,想翻閱但被保潔膜封起來,無法一窺究竟;拿著這本封面漂亮的書,三毛《如果有來生》的文字在腦中閃過︰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
沒有悲歡的姿勢,
一半在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
一半灑滿陰涼,一半沐浴陽光。」

夢碎的聲音就別去聽了,做一棵樹吧,不必等來生。

arrow
arrow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