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_IMG_1643025241574.jpg

富蘭克林說:「下雨天而不讀書者,其人可悲。」為了拯救不停滑手機的墮落,在忽而狂風忽而驟雨的六月中旬,我讀了些有趣文章。以下摘錄,供己備忘,並享親友。

一、消除你的網路足跡

「網路恆久遠,一貼永流傳」,只要你把東西放到網路上,無論是信用卡號,多麼傻里傻氣的照片,或是在社群媒體隨手寫下的評論,都有可能造成無窮後患。
到底有甚麼風險?
一是安全問題,電郵地址、基本資料和帳戶密碼都會在某處外洩,造成財物損失。二是讓你難堪不已,譬如有損形象的照片,不願公開的想法,都有可能在網路四處流竄。

幫助你捍衛隱私、掌握網路安全的方法:
1、變換密碼:如果想要簡單又不易忘記的密碼,可使用句子,譬如「我討厭xxx」。「駭客可以輕易破解密碼,但還不知道如何破解句子。」句子加上數字,更安全。
2、刪除不再使用的帳號
3、刪除舊電郵
4、刪除舊的社群媒體貼文
5、控制社群媒體隱私設定
6、不讓谷歌追蹤你
7、設定溜覽器的隱私
8、刪掉付款資料
9、隱蔽社群媒體個資
10、分享資訊要謹慎

二、避免數位永生

你得決定怎麼處理自己的數位足跡,這和處理錢財遺產一樣重要:
1、長輩走了,卻不知其臉書密碼,要如何刪除其帳號?
以用戶名稱登入臉書,然後點選「忘記密碼嗎?」,藉由其電子郵件帳號重設密碼、登入臉書,並經過好幾個「你真的確定嗎?」,按確定後,便可永久刪除往生者的帳號。
2、處理往生長輩的臉書帳號提醒我們,要把自己所有的帳號列一張清單。如果沒有做好準備,把用戶名稱與密碼告訴子女,幫我們在去逝後關閉帳號,這些貼文會維持公開的狀態,我們會成為數位永生者、虛擬幽靈。
3、只有關閉帳號,才能將舊有的貼文、上傳的照片永久刪除。親友也不會持續收到生日提醒和「交友」建議。
4、若不關閉,沒人知道往生後會發生甚麼?比如說,現在已經有應用程式能將照片轉為動畫,讓死去的人「復生」。在未來的歲月裡,誰知道能利用我們的影像和聲音做出甚麼。
5、列出帳號清單後,也可指定數位執行人,並囑咐他們如何處理你的帳號。否則刪除這些帳號的唯一方法,是向網路公司提交死亡證明和身分證明,並驗證你有權代表帳號所有人行事。

---摘錄自讀者文摘20223月及4月號

arrow
arrow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