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jpg

YouTubeFb的商業模式,鼓勵用戶發布能引發網友回應的內容,原因是越多人參與其中,就越有機會賣出更多廣告。但此設計也助長了分裂社會、強烈情緒化或極端的內容傳播,而這樣的內容反過來又能促成社群「同溫層」的形成。同溫層成員互相反映並強化彼此類似的觀點,助長更極端的內容和「假新聞」的傳播。

網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合作與交流機會,但我們並未因此大規模的在線上擴展社交圈,反而回復到集結成小圈圈、衝突不斷的部落形態。在現實生活中與陌生人互動時,我們往往客氣有禮,但一上網就變了樣。我們該如何重拾合作的能力,找出彼此的共通點,共存共榮呢?

大量證據顯示合作是人類演化的重要根源。我們的祖先生活在小型社會裡,互動的對象都是經常見面、來往的人,從利己的角度看,合作是合情合理的。我們一輩子從周遭社會學習如何合作,但這種後天習得的行為,也可能因社群媒體而迅速改變。
社群媒體的特質導致一些人行為變得惡劣,它的約束力較弱,不像古代的狩獵採集社會必須依賴合作及分享以求生存。在社群媒體上人與人之間的實際距離遙遠,匿名性高,做壞事對個人聲譽也沒多大影響,又不會遭到懲罰,即使在網路上行為卑劣,認識自己的人也不會知道。

含有道德和情緒字眼的訊息比較容易在社群媒體上傳播在網路上懲罰一個違規的人,會讓自己顯得更值得信任,並藉此標榜自己的道德水準,也自認這個行為是出於道德及正義感。而按讚、轉推的反饋方式,也進一步強化了那種成就感。因此,社群平台讓人養成不滿就謾罵的習慣,而這種習慣是不計後果的。簡而言之,社群媒體已成一個凸顯誇張的生態系統,一個更容易表達憤怒的平台。

往好處想,在網路上展現義憤填膺的情緒,讓弱勢群體更有機會宣傳自己的理念,例如揭發有權有勢的男性性侵女性的問題。這也讓研究人員覺得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可以保留網路世界帶來的好處,同時更謹慎的思考如何重新設計互動模式,以排除負面代價太大的缺點。

人類花了數千年的時間磨合人際互動,但使用社群媒體才短短二十年。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從臉部表情、肢體語言、聲音語調來判斷別人的反應。在網路上我們只能透過文字交流,因此一時難以找到在網路上交流及合作的適切方式也就不足為奇。
社群媒體若想長久存續,經營這些平台的公司就得調整演算法,或是根據行為科學鼓勵合作及正面互動,而不是促成分裂與謾罵。身為使用者更要學會適應這種新的溝通環境,讓線上的互動像現實世界一樣,以文明又有意義的互動作為常態。

摘錄自讀者文摘 2019 十一月號 p 106~115 <為什麼在網路上好人會變壞---和諧的數位社會從何建立?>

arrow
arrow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