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jpg

父親和母親於1941年結婚,母親家住新竹縣關西鎮,父親世居桃園縣平鎮鄉,兩地相22公里在交通不便、沒有電話的年代,不禁要問:爸媽是怎麼認識的?

「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或許可以解釋他們之間是如何產生連結。該理論強調完全陌生的兩個人,中間最多只隔六個人就可搭上線(在臉書裡可降至3.57人)。

年紀與父親相近的堂叔,對爸媽年輕時的陳年軼事,知之甚詳他生前告訴我:你祖母王余桂妹女士的娘家,住在中壢三座屋(今之中央大學附近),她有一位長輩,從事收集鴨毛販售生意。西元1940年,那位長輩幫你爸爸作媒,介紹新竹縣關西鎮余錫珖先生之長女相互認識。相親後,你阿公以她身體瘦弱為由,擱置婚事。隔年,再次前往余家探訪,發現十八歲的她已亭亭玉立,於是同意他們兩人結婚。」

我的父親王余桂妹→娘家長輩→余錫珖→我的母親,中間只隔三個人就建立起連繫,真是二十二里姻緣一線牽啊。

小時候跟著母親回外婆家印象中要經過一座吊橋,走起來搖搖晃晃,橋面鋪的木板殘破不堪看到深淵般的溪底兩腿就發軟我記得常是爬著過去而父親的家則是位於人煙稀少的偏僻鄉下進出的牛車泥路甚為狹窄天雨時除了要防滑跌倒還要撥開低垂的竹枝才能通行。我偶而會想,當年外公把心愛的長女從關西嫁至平鎮會是怎樣的心情呢?不捨心,還是歡喜心?或是兩心糾纏不清?
1949年母親生下了我血緣上從此與余錫珖先生產生了連結而關西也成為小時候能說出來的少數地名

父子.jpg

外公誕生於1903年,與我相差46歲,不心理學家說法,應該是有50年的隔閡,因為沒有人會有三、四歲以前的記憶。因此對他的了解,大都是從親友的談論或文章中得知人的名樹的影口耳相傳的稱頌是最真誠的禮讚。酒香不怕巷子深,透過這種轉述,我瞭解了他的一生,於其堅毅不拔與高潔人品,由衷的產生景仰與敬佩之心

追憶其一生行誼,我曾寫過鏡頭下的外公如果有來生---余錫珖老居士逝世四周年紀念文》兩篇文章,2023年是他一百二十歲冥誕暨逝世十八周年紀念古詩云:「思親不忘悼亡魂,欲言又止罄難書」,外公雖已往生多年,但我心裡還是有說不盡的追思與感念。

子女.JPG

經過國道3號,我總會在關西休息站停留聽聞牛欄河畔花旗木盛開,我急忙趕往拍攝得知羅家書院的建築精雕細琢,興匆匆前往參訪---不管是甚麼行程,只要人在關西,不知怎的,心中都會浮現外公的身影。關西的秀麗山巒輕飄白雲潺潺流水,都讓我想起「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之語。外公啊,您的嘉言懿行,對子孫而言,是垂範恆久遠,典型在夙昔。

arrow
arrow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