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4_110523.jpg

據教育部統計資料,全台灣的大學生,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休、退學,原因大多是「志趣不合」。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說,這樣的困境每四位大學生父母就有一位要面對,可是大家為什麼都不擔心?不覺得可怕?「因為每個人都覺得這種事不會發生在自己家裡,我的孩子只要考上有前途的科系,人生從此幸福美好。」
葉教授說,人生是看一輩子的,不是只要贏在十八歲就好。教育不是家長、老師、補習班去幫孩子用最速成的方式拿到錦標,教育要讓孩子自己去探索,了解自己是甚麼樣的人,了解未來有甚麼選項,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並努力研究積累成果。因此,與其幫孩子走上你認為最好的路,不如給他時間空間,探尋最適合他的志趣,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這個論述,讓我想起年輕時就抄錄在筆記本裡的一段話,那是鹿橋《人子》一書中常被引用的句子:「我們一生中,多少重大的決策都是在知識不充分時,就不得不勉強拿定的!我們為什麼必須在無知的情況下,就把寶貴的明天抵押出去了?把我們的明天抵押給學業、前途、戀愛、婚姻、事業,甚至哲學理想?
「知識之外,影響人生的還有時間。人生經驗裡經常孕育著見解的改變,時間就是改變的產婆。從前所追求的,後來也許趕忙丟棄還來不及。昨天的敵手成了今天的同伴。今天覺得天堂也似的幸福,明天想起來臉也要通紅吧?

端午節連假,讀了不少討論楊牧的文章,他的《延陵季子掛劍》:「……/在早年,弓馬刀劍本是/比辯論修辭更重要的課程/自從夫子在陳在蔡/子路暴死,子夏入魏/我們都悽惶地奔走於公侯的院宅/所以我封了劍,束了髮,誦詩三百/儼然一能言善道的儒者了……」這首詩有豐富的意涵,也有各種不同的解析,但我的領悟是,人都會因時間而改變的,但不管怎麼變,不變的是,不管你想做甚麼,都要適才適性。

「浮世到頭須適性,男兒何必儘成功。」人生所求不過歲月靜好,若能心安、體健、適才適性做自己,便是有福之人。

arrow
arrow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