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4自由時報地方版︰「桃園市政府水務局推動老街溪全流域整治計畫,在平鎮段,從石門大圳系統、鎮南橋、伯公潭到八字圳區域,打造親水公園、親水綠帶及自行車道;中壢段從環北橋到領航南路,沿岸草坪將改造成親水公園,大幅增加景觀樹木,形成林蔭空間。」
整治計畫在平鎮有五項子工程︰「伯公潭客家信仰園區」、「八角塘周邊環境改善工程」、「平鎮鐵騎風光工程」、「石門大圳休憩路廊串連工程」、「新光吊橋(伯公潭兩岸人行道串連工程)」,前四項已竣工,第五項預計十月完工。
為了完整瞭解老街溪平鎮段的最新建設與文史景點,端午節連假第一天,我從石門水庫幹線工作站出發(平鎮區中豐路南勢二段553號),途經石門大圳休憩路廊(曲線景觀橋跨越台3線)→石門大圳自行車道山子頂段→安平鎮庄親水公園→樟樹伯公→鎮南橋→鴉片煙潭→安平鎮文史工作室→綠水溪生態步道(通學古道)→千頃第黃復興號→大坑崁溪自行車道→安平鎮大庄伯公→伯公潭橋→八字圳親水公園(圓墩伯公、廣仁宮、福潭宮)→新富橋→新光吊橋→環鄉橋→三崇橋(平鎮鐵騎自行車道起點),走走停停,花了將近兩小時騎完全程。
鄭文燦市長說︰「平鎮區擁有許多重要的歷史場域,包括千頃第客家三合院、鴉片煙潭、乙未戰爭古戰場等,「老街溪平鎮鐵騎歷史走讀計畫」讓市民在平鎮騎腳踏車,可以看到歷史、人文、生態的質感及美感。」
平鎮是我的故鄉,艷陽天遊景點,雖然曬得肌膚發燙、渾身是汗,但能為她留下美麗的容顏,還是滿心歡喜。
石門大圳休憩路廊︰曲線景觀橋跨越台3線,自行車牽上路廊,可避開中豐路車流,串連了石門大圳與大坑坎溪的自行車道。
鎮興里自行車道︰連結石門大圳自行車道至安平鎮庄水岸公園。
鎮南福德老樟樹︰樹齡200年以上,樹高20公尺,胸圍4.2公尺,葉色深綠,健壯旺盛。
鎮南橋︰位於中庸路一段,跨越大坑崁溪的四拱紅磚糯米橋。
鴉片煙潭︰望族後代吸食鴉片,耗盡家產,跳潭自盡。
老街溪上遊圖︰從龍潭大池至中壢老街,源遠流長,景色多嬌。
胡嘉猷抗日紀念碑與忠義亭︰追思乙未年安平鎮之役。
綠水溪生態步道︰沿途幽徑景致美,而今追憶通學勤。
千頃第︰千里青山朝甲第,頃連綠水繞華扉。
大坑坎溪自行車道︰沿溪而行,讓人想起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伯公潭橋︰於新光路二段跨越大坑崁溪,為保留完整的三拱紅磚糯米橋。
伯公潭︰南勢溪、大坑崁溪交會處形成的深潭。
福潭宮︰平野春輝迎富貴,鎮郊霞彩兆榮華。
新富橋︰向晚時分,紅橋綠堤,夕輝映照,亦有可觀。
平鎮鐵騎自行車道︰三崇橋至新富橋,車道長約2公里。欄杆投影步道,溪水石上潺流,飛鳥樹梢棲息,游魚追逐嬉戲,火車越過頭頂…為迎朝霞、看夕陽的盤桓之所。
瀏覽更多照片 ︰ http://pietree0330.pixnet.net/album/set/18889003
伯公潭客家信仰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n-05I40HtY&t=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