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久違了;教室,我回來了。不是站在講台授課,而是在中壢社區大學當學生,選修「鳥類生態調查」。
上完「鳥類調查的方式」、「鳥種辨識訓練及鳥種分科介紹」,第三次上課就戶外教學,進行「老街溪鳥類生態調查」。
7:30~12:00,跑了5個觀察點,看到30餘種野鳥。這麼豐富的鳥類資源,以前竟然視而不見,真是心扉不開,有眼若盲。
夜鷺、蒼鷺、小白鷺、翠鳥、小水鴨,在溪中覓食。70多隻高蹺鴴,大陣仗列隊迎賓。蒼鷺貼著水面翔起。4隻埃及聖䴉空中高飛。優美的畫面,對初次賞鳥的我,不得不聲聲讚嘆,連連驚奇。
曾開玩笑的說,空氣由Co2、O2、N2組成,是落伍的觀念;現在的空氣,它裏頭還有影像音樂、詩詞文章、私人密語、電子郵件…只要打開手機連網,就可證明此言不假。而老街溪流域賞鳥,我又發現,生活周遭不是只有人、車子、房子、植物…平常在眼前飛過,徒留形影的野鳥,在Minox望眼鏡的視野裡,全身上下,無處不美,一舉一動,盡是奇趣。賞鳥達人:「鳥是永不卸妝的演員,大自然是永不拆卸的舞台,生存是永不厭倦的戲碼。當鳥飛進鏡頭,戲劇就自動上演,直至飛離。」真是一語道破啊 !
說到形影,不得不佩服指導老師和那些老學員。50多公尺遠的樹梢,一個黑影,他們一望就知是家八哥。忽然一個黑影掠過,直上雲霄,老師啊一聲,快速開機連拍,然後說:「猜對了,是灰面鵟鷹」。太神了!
賞鳥,原來也有三境界。
見鳥不知鳥名。
見鳥知其叫聲、型態特徵、生息狀態、體長、科名、中文名。
聽聲辨影,即知何種野鳥。
這像極了宋代禪宗修行的三境界:
第一境:「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芳蹤。」
第二境:「空山無人,水流花開。」
第三境:「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第一境是「尋」,追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往哪裡去?
第二境是「無」,人從自然中抽離出來,自成一個獨立世界。水流花開,各自生滅。
第三境是「萬古」與「一朝」相融,瞬間即永恆;終而超越時空,達到天人合一。
賞鳥與修行,竟說成一理;這樣講,會不會太瞎掰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