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平鎮采風 (93)
- Jul 26 Sat 2014 17:12
白色菜鴨
- Jul 15 Tue 2014 10:54
斯土育萬物 歡喜慶收割
- Jun 22 Sun 2014 11:44
坐在玄關上的老人
雄蕊產生花粉,花粉管內的精核,與雌蕊的卵核結合後,子房一天天膨大成果實,這個過程和孕婦肚皮隆起一樣,最後是瓜熟蒂落,新的生命誕生。
「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孔子以「匏瓜空懸」自喻懷才不遇,但他可知,農人播種育苗、施肥灌溉、搭設棚架、細心呵護,看著瓜苗蔓生枝葉、開花結果,盼的就是採摘瓜果,怎可能讓匏瓜繫而不食。更何況多雨或蟲害,可能使植株苗而不秀,秀而不實。放心吧夫子,匏瓜既成,老農一定開心採收、烹煮進食,「匏瓜空懸」,絕無可能!
- Jun 19 Thu 2014 21:21
哲學家的最後一堂課
- Jun 10 Tue 2014 15:39
憶屋旁樟樹
- May 30 Fri 2014 08:44
溪畔呢喃
晨光初現,金光熠熠。老街溪的流水,在旭日映照下閃閃發亮,溪畔盛開的百合散發著縷縷幽香,行道兩旁的欒樹、水柳,長著翠綠新葉,草地上擺置的幾張座椅,讓公園洋溢著悠閒的氛圍…。
這兒是老街溪伯公潭段,全長不到一公里,整治後,以新的風貌呈現在鄉親眼前。
- May 29 Thu 2014 09:53
精彩的謝幕
2013/11/9到宜蘭幾米廣場遊覽,在花壇上撿到幾顆掉落的種子,回家後,將她埋入土中。看著她發根抽芽,成長茁壯,最近,她開出千嬌百媚,姿色艷麗的花朵。
我不知花名,但一日看數回,竟窺出了她的奧秘。從含苞待放、粲然綻開到萎縮捲曲、落入塵土,花瓣有著異於凡庸的演出。花兒凋謝前,她把自己捲成漂亮的麻花狀,然後再慢慢脫水、枯萎掉落。
- Mar 09 Sun 2014 18:05
不妨倚綠偎紅
- Mar 05 Wed 2014 10:36
千頃第
春光爛漫,騎車隨意繞行,見一戶人家門樓典雅,屋前富士櫻盛開,取出相機,拍而攝之。
「千頃第」是堂號,意謂祖先曾有千頃田園宅第。門樓對聯:「千里青山朝甲第,頃連綠水繞華扉」,寫的是當年家大業大的盛況。
- Feb 03 Mon 2014 09:20
愛樂哈
養鳥莫若種樹(片長3分16秒) http://youtu.be/xEzj7LInDV8
樹長大了,鳥兒就會來棲息。
晨起,櫻花樹下走動,看見綠繡眼、白頭翁在枝椏間跳躍、花叢中覓食,趕緊回家拿相機錄影。綠繡眼生性膽小,易受驚嚇,稍一靠近就成群飛走,她是山櫻花開才出現的過客,而白頭翁則是常客,是日日相見的老友,任你欺近,任你拍攝,她就那麼自由自在的在倒掛金鉤喙吮花蜜、呼朋引伴婉轉啁啾、甚至任意排遺肥沃土壤…真是可愛極了。
- Nov 19 Tue 2013 11:09
廉頗老矣
在收藏的隨身碟,看到《2009溪畔秋光》這部短片,覺得自己好神,怎做得出這樣精采的片子,而且還攝影、剪接、字幕一手包辦!
鄭板橋:「三十至四十,氣盛而學勤,閱前作則欲焚去;至四十五六,便覺得前作好;至五十外,讀前作大得意。可知心力日淺,學殖日退,忘己醜而信前是,其無成斷斷已!」敝帚自珍,覺得自己好神,不就是忘己醜而信前是?自誇以前的作品,不就反證現在是江郎才盡、廉頗老矣?
- Sep 24 Tue 2013 20:21
慢心又起
堂叔年歲已大,無力耕種;他那塊緊臨老街溪的農地,雜草叢生,宛若荒原。但每年他都會用「電話代耕」的方式,召來耕耘機斬草翻土,恢復農田舊貌,讓自己看了歡喜,略表不負先人拓墾之恩。
只要耕耘機轟隆隆的聲音在田野響起,就會引來成群的白鷺鷥與八哥緊跟著機器周圍覓食。堂叔說:「白鷺鷥與八哥耳朵很靈,一聽到耕耘機聲音,就會大老遠的趕過來,甚至看見農戶開車載機器出門,就開始飛跟,等著抓起被翻出的蟲子…」。
- Sep 05 Thu 2013 09:54
綠映家園
- Jun 14 Fri 2013 11:01
平鎮老街溪翠堤橋
魯迅說,只要翻開任何一部縣誌,總能找到該縣的八景或十景,實在沒有景緻了,也可想出「遠村明月」,「古池好水」,「蕭寺清鐘」之類的名目。於是一個荒村,一所破廟,一口老井,也都成了名勝,說得實在嗆辣!
平鎮老街溪翠堤橋,名不見經傳,但從傍晚到日落,景色變化,還真有可觀之處呢!日落後立於橋頭,你會發現,眼前是騰然的金光,五彩的晚霞,天地間沒有一點聲息,只有光的流逝,色的籠罩。
- May 25 Sat 2013 15:21
渭城朝雨浥輕塵
鋒面滯留不去,滂沱大雨間歇而來,雖然造成生活不便,但雨水也洗盡了天地間的塵埃和污濁。潔淨的空氣,清新的萬物,讓我想起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的七言絕句。
長安大道,平日車馬交馳,塵土飛揚,一場朝雨,洗出楊柳翠綠本色,映照出客舍青青,這清新明朗的色調,和久雨初晴的鄉間住家,簡直是同一個圖景。
- May 09 Thu 2013 20:21
母親節的禮物
趁著天晴,祖孫三代,一車六人,到附近公園玩耍。外孫們到了遊戲區,非常亢奮,簡直成了莊子逍遙遊的鯤,化為鵬鳥一飛萬里。攀木馬、騎機車、溜滑梯、轉法輪,奔綠地…每一種設施都想玩個夠;老婆、女兒跟在baby後面,緊張萬分的高聲叮嚀;手持相機的我,則在旁邊耐心守候,希望能捕捉幾張溫馨的親子畫面,紀錄這母親節前的闔家遠足。
時序進入五月,電視、收音機、報紙,每天都在提醒消費者,不要忘了買禮物孝敬母親。化妝品、保健食品、按摩椅、床墊、金飾、手機…每一個廠商都卯足了勁,打廣告促銷;問題是,這些商品真的是母親們想要的,須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