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jpg

《紅樓夢》不僅是一部描述「青春王國」的愛情故事,也是一群青少年在一個富貴家庭裡,如何活出自我的故事。賈寶玉不喜歡追求權力與財富,也亟欲擺脫父親賈政加諸他身上的禮教,無時無刻都展現出青少年的叛逆。
青少年腦子裡究竟想些甚麼?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謝伯讓分析,青春期的大腦正處於理性與感性區成熟速度不一致的時期,掌管情緒的大腦邊緣系統,功能逐漸強化,但負責控制衝動的前額葉皮質,則要到二十歲才成熟,這樣的不一致,使得青少年比較喜歡冒險,但也比較容易適應環境。《紅樓夢》裡的青少年,喜歡新奇事物帶來的衝動情感、冒險刺激,以及同儕互動。這些行為都有明顯的生理機制,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也正是因此才想擺脫舒適安全的家庭和父母的保護。

賈寶玉和薛寶釵成親,是今世的「金玉良緣」,但寶玉在夢裡想的,卻是與黛玉前世修來的「木石前盟」。這如夢似幻的情境,源自於潛意識。謝伯讓以「情緒抒發與控制理論」解析潛意識:「夢,會把白天沒有徹底抒發的情緒釋放,好讓我們隔天能夠重新出發。」
賈寶玉厭惡世俗枷鎖,一心嚮往清新脫俗的林黛玉,但最終卻與精明幹練、充滿心機的薛寶釵結婚。憂鬱感傷的黛玉,從花朵的凋零,聯想到每一個生命最終都是「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葬花詞>,「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繫飄香榭,落絮輕沾撲繡簾。」寫的就是她的心境。
腦科學研究導讀《紅樓夢》,帶給人耳目一新的知識饗宴。

摘錄自《科學人》 2015年11月號 p72~75

arrow
arrow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