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20180323_151712.JPG

20181月號《BBC知識 國際中文版》看到一段文字︰
「貓熊的黑白體色,中國歷來將其與陰陽調和相提並論,而其恬淡的行為舉止,正好反映了陰陽調和的概念。」

898301636_m.jpg

黑白體色怎會與陰陽調和扯在一起?稍加思索,覺得應與「太極圖」有關。

1384747605-2846757663.jpg

qqn0003n66970nqonqp.jpg

孔廟的大成殿、道士的道袍,算命先生的攤子都有黑白兩魚糾在一起的「太極圖」;白魚為陽,黑魚為陰,而白魚裡有黑眼睛,黑魚中有白眼睛,則代表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調和,萬物乃生」,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面,它們之間既對立又依存,陰陽平衡,萬物得以生長。

1379121323-1401334810.jpg

貓熊的臉、頸、背、腹、臀是白色,耳朵、眼圈、四肢是黑色,有「太極圖」黑白分明、陰陽相依的概念。依此推理,將黑白體色與陰陽調和相提並論,就不足為奇了。

但行為生態學家可不這樣想,他們認為貓熊演化出黑白體色,為的是「偽裝」與「交流」(camouflage and communication)。白色可幫助牠隱藏在雪地裡,黑色有助於躲在自己的陰影裡。頭上的黑色不是用來隱藏自身,而是用於交流溝通,黑耳朵可能有助於傳達兇猛的氣勢,黑眼圈則可能是幫助辨識同類。

蔣夢麟︰「儒家的知識系統,從探究事務或大自然出發,而以人與人的關係為依歸。」也就是說,「儒家思想集中於倫理關係的發展,他們對大自然發生興趣,是希望在自然的道理中,找出道德意義,作為行為準則。」
說的好啊,正因如此,貓熊黑白體色的觀察,在咱這裡歸納出的結論是「陰陽調和,萬物乃生」,而在西方科學家的眼裡,這哺乳類少見的黑白體色,為的是「偽裝」與「交流」﹗

因《BBC知識》的一段文字而衍生的發想與延伸閱讀,讓我深刻的體會︰閱讀是給自己的一種犒賞。而這篇〈貓熊黑白體色的解析〉則提醒自己,今後看到日起日落運轉不停,再也不要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哥白尼和我們一樣觀察天體,但他的結論是「地動說」,不是道德教條。

arrow
arrow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