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2012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忘不了吃》這篇散文裡寫道︰
春夏秋三季,我們還能搗弄點草木蟲魚來吃,冬天草木凋零,冰凍三尺,地裡有蟲挖不出來,水裡有魚撈不上來,但人的智慧是無窮的,尤其在吃的方面。大家很快便發現上過水的洼地,地面上有一層乾結的青苔,像揭餅一樣一張張揭下來,放在水裡泡一泡,再放到鍋裡烘乾,酥如鍋巴。吃光了青苔,便剝樹皮。剝來樹皮,用斧頭剁碎、砸爛,放在缸裡泡,用棍子拼命攪成糨糊狀,煮一煮就喝。吃樹皮前半部分的工序,和畢昇造紙的過程差不多,但我們造出來的不是紙。從吃的角度來說,榆樹皮是上品,柳樹皮次之,槐樹皮更次之。很快,村裡村外的樹都被剝成裸體,十分可憐的樣子,在寒風中顫抖著。

為什麼要引用這段文字,且聽分解︰
民國88年以28年年資退休的教師,半年俸24萬,18%利息一年27萬,年領75萬。如果領類似退俸的人還參加「9/3軍公教上街大遊行」,該去讀這篇文章,去體會莫言童年時代的挨餓記憶。苦日子都挨過了,豐衣足食了還抗議錢不夠用﹗嘴上說反汙名、要尊嚴,心裡想的大概是反改革、要台幣吧。
莫言的那些文字怎麼看都覺得是虛假的,像是在講述一個千年前的故事。然而,這一切又都是真實發生的。真實的事情,在我們這個時代總是顯得虛假,而虛假的事情又往往說得維妙維肖。假話講多了,人也就不太能接受真相了。
年金改革的爭辯也和吃樹皮這件事一樣,「真實的事情,總是顯得虛假,而虛假的事情,又說得維妙維肖。」
政大傳播學院院長林元輝說得好︰「不要以為有人的樣子就是人了,是不是人,看品質,不看形貌。」
討論改革,阿里不達、阿沙不魯的理由說多了,人也越來越沒人樣了。

arrow
arrow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