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2.jpg

馬祖藍眼淚是啥?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中心找到答案了!研究團隊透過單離培養技術,證實馬祖藍眼淚中發光生物之一是「夜光蟲」。

馬祖藍眼淚近幾年吸引大量觀光客,海洋大學海洋中心主任蔣國平帶領研究團隊,2016年4月起在藍眼淚常出現的馬祖介壽澳口沿岸採水,利用毛細管在解剖顯微鏡下,將發光生物進行單離培養,目前已經成功培養。

蔣國平表示,夜光蟲也稱夜光藻,屬於單細胞原生生物。雖然分類上,全世界夜光蟲只有一種,但依其體內是否有共生藻,可將夜光蟲分為兩群,一種為體內不存在共生藻的紅夜光蟲,一種為具有共生青綠藻的綠夜光蟲。馬祖發現之夜光蟲屬於紅夜光蟲。

海大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員蔡昇芳指出,夜光蟲發光的部位在細胞膜上,每隻夜光蟲大約含有一萬個發光源,每個發光源大小為○.五至一.五微米。每個發光源由三個部分組成,包括氧化酵素「發光素氧化酶」,接著需要有「發光素接合蛋白」去抓住「發光素」,而「發光素氧化酶」會氧化「發光素」,放出藍色生物光。

20160711.jpg

夜光蟲每個光源大約可放出十萬個光子,受刺激後發光大約持續八十毫秒,幾乎「一瞬間」,至於常見整個海上都是藍光的照片,則是長期曝光的效果。

連江縣政府建設局三年前委請台大漁業科學研究所教授周宏農檢驗,也指出發光物為夜光藻。由於夜光藻死亡分解過程產生硫化氫等,可能使海水變質,大量的夜光藻黏在魚鰓上,會阻礙魚類呼吸,導致魚類或無脊椎生物等窒息死亡。當時的調查強調,馬祖的夜光藻數量,遠低於造成此危害的標準。

海大表示,將花一年的時間,確認夜光藻與生態的關係。海大校長張清風指,透過長期觀測,也可以做「藍眼淚預報」,促進當地觀光發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馬祖藍眼淚 夜光蟲
    全站熱搜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