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4056  

2015七月號 讀者文摘《關於死亡的平靜真相》:
一、陷入昏迷時,呼吸模式改變成「陳史性呼吸」:患者在每一次呼吸之間偶有停頓,接著再大口喘氣。如果停頓時間過久,會讓人誤以為已經離世,但接著卻深吸一口氣緩過來。這種無意識的呼吸,可能持續幾個小時到兩週不等。
二、臨終前有時會有一小段清醒時間,稱之「迴光返照」:許多美好的事情會在此時發生,譬如對親友說:「我愛你們,我要走了,別難過。」
三、臨終病人最在乎:「請不要讓我受苦」,「請不要拉長死亡的過程」,「請幫我和親友保持緊密聯繫」,「請幫我減輕家人負擔」,「請幫我保持自理能力直到最終」。
四、要實現上述心願,就是預立「生前遺囑」:白紙黑字寫明不想使用維生系統,避免拉長臨終的受苦過程;一旦失去自理能力、無法與外界溝通時,不希望自己依賴醫療手段存活。

距離「不逾矩」雖然還有三年,但我已經歷過父母、兄妹往生的震撼,尤其是母親的棄養,讓我對《關於死亡的平靜真相》這篇文章心有戚戚:
一、台大醫生勸母親開刀,但母親不同意,沒幾個星期,她就因腫瘤去逝。
二、台大發出病危通知,我們將母親帶回家,發現她意識清楚,又送往壢新醫院住院,但幾天後就往生。
我見過母親大口喘氣,卻不知這是陳史性呼吸;看著她交代一些事情,卻盼望那不是迴光返照;她沒預立醫療自主計畫,卻自主掌控臨終過程。
人皆有死,死亡讓一切平等。死亡並不是醫療失敗,而是生命的一部份。母親也許不懂這些,但她實踐了「請不要讓我受苦」,「請不要拉長死亡的過程」

arrow
arrow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