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3988    

2006/12/03  新北市法鼓山
2008/09/03  花蓮市慈濟園區
2012/01/03  高雄市佛光山
2012/12/08  南投縣中台禪寺
台灣四大佛教勝地,幾年之間,走馬看花走一回。共同的印象是:園區遼闊無邊、建築莊嚴宏偉、佛陀玉色金身、人潮絡繹不絕。眾生功德,聚沙成塔,成就了證嚴、聖嚴、唯覺、星雲法師的志業,也讓佛法從山林走向社會;菩薩願行,菩提種子,更因而廣佈人間。

佛法以人為根本,人以心為根本,心以覺悟為根本;能覺悟才會懺悔,知懺悔身口意三業才能清淨。靠當下一念心,向十方諸佛禮懺發願,遠離貪、謓、癡、疑,「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永遠不再起驕慢心,不再起誑妄心;要讓前念、今念、後念,都是善念,念念這一念心。只是,我有點疑惑,心,到底在那裡?
心如果指的是大腦,為甚麼不說「人者腦之器」,偏說「人者心之器」?在中國字裡,心到底指的是哪種器官?

1628年,哈維博士:《論動物之心和血液的運動》,說明血液在各組織系統的流動,是一種由心所推動的閉鎖式循環系統。此後,心就被說成人體的幫浦。它,怎可能是主導人類思想、記憶、行為的一部機器?更何況心臟的搏動是由自主神經控制,根本不受大腦意識的指揮!
心,顯然指的是大腦。但,真的嗎?
1991年,阿默博士提出「心腦」的觀念。他發現心臟的神經細胞數目與大腦掌握情緒的細胞數目相當;也就是說,心臟似乎擁有自己的「頭腦」。這些神經細胞不光是只接收來自腦的命令,在某些情況下,心臟還能傳令給大腦。
另外,菲爾斯研究中心的兩位博士也發現,心臟不但會忽略所收到的信號,還可以反過來告訴腦部何種反應才正確。心臟對腦部功能的干預,最常出現在大腦處理情緒和行為的區域。這個發現,似乎顯示心臟才是調節情緒處理的核心。

「人者心之器」,好像又對了。

人生從來不是一條直線,生活向來都不簡單,每個人的生命都充滿了悲苦哀愁,想要離苦得樂,佛法告訴我們,要從心的覺悟開始做起。只是心到底是在心臟,還是大腦?捫心自問,甚感疑惑。

DSC04021      

arrow
arrow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