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已是白露,秋老虎依然發威。家中閒坐讀書,看到兩則統計數字,有趣又警世。感慨之餘,錄而述之。

「現在」究竟有多長?一天,一小時,還是只有當下的一秒鐘?心理學家研究指出,對人類而言,「現在」只有短短的八秒鐘。相較於沙漏般不斷累積的過去,以及無邊無際的未來,「現在」實在渺小得可怕。
未來還未出現,充斥著各種可能性。過去雖已發生,但隨著腦力減退或其他各種理由,它一直在改變,甚至扭曲變形,以便捏塑符合自己需求的記憶。
未來有無限可能,過去永遠在變動中。而「現在」呢?它的當下一念,往往驅使我們做出種種選擇。有選擇就有失去,當你做出一項重大選擇時,另一個自己就活在那個被你放棄的選擇裡。因此選擇甚麼,就必須承受甚麼;得到甚麼,就會失去甚麼,完全沒有討論的餘地。
至於那「當下一念」是否成熟、周詳,事後回想,好像又有著很大的改善空間。活到最後,結論是:「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如此;更不是千金難買早知道。因為沒有走過後來的萬水千山,你根本就沒本事看清楚生命的虛實與輕重。」

鹿橋在<人子>一書中早就說了:「我們一生中,有許多重大的決策都是在知識不充分時,就不得不勉強拿定的!」「今天覺得天堂也似的幸福,明天想起來,臉也要通紅吧?」

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如此。為何走到這般地步,要責怪,就怪那八秒鐘吧!

***  ******   ******  ***

據統計,地球上有970億人經歷了他們的生命,而現在還活著的有70多億;970億是個龐大的數字,將來我們也會在裡面。
生命,從出生走向死亡,老子稱之「出生入死」,海德格稱之「向死而生」。如果人到最後注定要死亡,那麼人生的意義是甚麼?這一生又該如何面對?

道家以返璞歸真,肯定人類生命的意義。每個人要透過外化而內不化的修鍊,讓自己外與世人同化,內心卻完全不受干擾,覺悟了無所不在的「道」,從而可以自在逍遙。

那「道」又是甚麼呢?道代表了萬物的根源與歸宿,代表了包容一切的總體。而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出於虛無,又入於虛無。人活在天地之間,只是短暫的存在,就像白馬飛馳掠過牆間的隙縫,一閃而逝。

生命來時不能拒絕,去時不能阻擋。結束的時候就要放下,塵歸塵,土歸土,從哪兒來,就回哪兒去。「天地用形體讓我寄託,用生活讓我勞苦,用老年讓我安逸,用死亡讓我休息」,莊子用幾句話,說明了人的一生。

而莊子對人的期盼是:「悟道」。他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能把天地之美了解透徹,通達了萬物存在的道理,就是聖人了。一旦悟道,你的形體如同加了自由的翅膀,可以穿越生死,進入逍遙的狀態,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傅佩榮教授用四句話概括莊子的思想:「與自己要安,與別人要化,與自然要樂,與大道要遊。」
不管發生甚麼事,都要安心接受。外在的所有作為,要與人同,不標新立異,不獨立特行。要樂活於自然,要悟道逍遙。
瞭悟了這20字真言,人生的境界將如:「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傅佩榮 莊子 道家
    全站熱搜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