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上旬,參加了兩場告別式。一是學校同事往生,以誦唸南無阿彌陀佛為死者送終;另一為大學同窗殯天,以安息禮拜為其頌讚祝禱。兩場儀式,給我的印象是:信佛者死後往生極樂淨土,開始新的生命;信基督者得永生,並相約在主裡,在更美的家鄉。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天下萬物,都要經歷成住壞空,四劫循環。步入空劫,不同的宗教信仰,以不同的禮俗辦理後事。而殯葬業撫生慰歿的禮儀服務,其思想根源是甚麼?在社會變遷中,喪葬禮俗又如何與時並進,融入新的元素?這兩個問題,值得探討。

根據考古學家研究,五十萬年前的北京人,並沒有埋葬死者的習慣,對屍體的處理往往是「任其棄之中野,委之溝壑」。
「棺槨之造,自黃帝始」。陶棺、瓦棺、木棺,依序出現。
至兩萬年前的山頂洞人,開始有埋葬的儀式。到新石器時代,喪葬的共同特徵是:土葬以及日用陶器品陪葬。
到了唐代,佛門喪禮漸漸形成。祂天道輪迴,轉世托生的死後世界觀,普遍被民間接受。在喪禮儀式上,融合了儒家喪禮、民間喪俗與佛家的「七七齋」,喪家請齋僧唸經,作種種功德,替死者消弭惡業,以投入良善之家。
依道教陰陽五行觀念衍生的「相墓之術」,即俗稱的風水,從魏晉到隋唐,一直非常盛行,迄今未衰,幾乎成了民間喪葬習俗的傳統。
由唐至宋,民間喪俗,漸有儒、道、釋三種思想歸一的趨向。具體的例證是:「死後十王審判」的信仰。這種信仰,祂揉合了儒家慎終追遠的道德觀,佛教的輪迴果報觀,以及民間道教的鬼神觀。這種喪禮特色,至今仍廣為民間接納與實踐。

西風東漸,思想多元。基督教、天主教各種信仰,深入民間。在喪葬儀式上,更因信仰而有不同選擇。

比較令人憂慮的是:時下台灣社會的喪葬禮俗,多由販夫走卒在傳承,欠缺知識階層的參與,也因此創發出不合理的喪俗,如五子哭墓、電子花車等;幸好殯葬的企業化,禮儀公司的專業人員,正逐漸導正喪葬禮俗的惡質發展。

總之,從現代社會的角度觀察,喪禮是一種社會交代的過程。若以私人事務處理,不容易獲得親朋的諒解。因此,如何在社會壓力下,不因循隨俗,進而保有喪禮形式與內涵的自主,是喪家辦理喪事時,應把握的基本原則。

參考書籍:黃有志 社會變遷與傳統禮俗 幼獅 80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喪葬禮俗
    全站熱搜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