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讀書,寫手札、抄筆記,口誦默記,知識存於腦海。
今人不愛讀書,迷上網。要資料,Google一下,選取、複製、貼上,檔案存在硬碟中。
碰到不給存取的資料,則用相機對著螢幕拍,存成影像檔。
存取知識的方式,古今之異,大矣!

在我的電腦,存了好多詩詞文章、吉光片語、精采論述。沒事時,開啟瀏覽,悠遊其中。自得其樂之餘,偶而也會激起火花,想寫些東西,抒發自己的見解。

鄭板橋:「終日作字作畫不得休息,便要罵人;三日不動筆,又想一幅紙來,以舒其沉悶氣,此亦吾曹之賤相也。」
喔!板橋,那不是自我作賤,也不只是抒發沉悶之氣,是你豐富的創作力,逼得你找紙找墨,將靈感揮灑宣洩於作品之中啊!
那是齊白石「一天不畫畫心慌, 五天不刻印手癢」----天才橫溢的境界。

資料看多了,總會融會貫通,醞釀發酵,進而推陳出新。
胡適說:「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為什麼卻愛那最會折腰的柳樹?」
他戲用此意,作詩一首:

當年有個陶淵明  不惜性命只貪酒
硬骨不能深折腰  棄官回來空兩手
甕中無米琴無絃  老妻嬌兒赤腳走
先生吟詩自嘲諷  笑指籬邊五株柳
看他風裡儘低昂  這樣腰肢我無有

寫到這裡,不禁想起,古之文人,氣質文雅,但缺謀生之道;今之學子,各具專業,卻乏人文素養。讀書、受教育,到底是為了什麼?
哲學家培根說:「教育的目的,首在變化氣質,其次是華麗辭藻,最後是治生之道。」
這句話,實在值得深思。尤其是資訊、知識彈指可得的時代。


  

arrow
arrow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