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家(片長4分40秒)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HG2s8jNMnY 

讀倦(蘇東坡新傳),隨意抽了本(陶淵明全集)來瀏灠,巧得很,在不同的書中,讀到兩位大師提及子女求學的軼事;身為人父的我,不禁掩卷而嘆:「天下父母心,真是古今一同」!

蘇軾的小兒子蘇過,頗有文才,經常以詩詞應和父親之作。蘇東坡曾說:「過子詩似翁,我唱兒輒酬,未知陶彭澤,頗有此樂否?」。虎父虎子,老蘇看兒子,定是喜形於色,愈看愈得意。而陶淵明可沒那麼福氣了,他在<責子詩>中說:「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比,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淵明的抱怨是:大兒子阿舒十六歲了,懶骨頭一把;老二阿舒行年十五,無心向學;而阿雍、阿端都已十三歲了,六和七還搞不清楚;天意既是如此,也只好喝悶酒、解鬱卒了!

一生顛沛困頓,屢遭貶官的東坡,雖有「唯願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之詩,但對才華洋溢的兒子,也不免犯了譽子之癖,到處炫耀。淵明雖瀟灑的辭去縣令之職,視功名如草芥,但對兒子的學業,卻是多所牽掛。前者是百世之師,後者是千載之人,但望子成龍之心,與凡夫俗子並無兩樣。真是「子之賢與愚,雖聖人亦不得不掛懷抱也」。

放眼自己身邊的親友、同事,有不少是東坡型的家長,但淵明型的家長則更多。和陶詩百餘首的東坡,不會沒讀過陶淵明的<責子詩>,但他還是忘形的說出「頗有此樂否!」叫人暗傷的話。不過有譽子癖的人,頂多傷了成人的尊嚴;而淵明型的家長,則嚴重的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若從生命科學的立場思考,恣意批評和怪怨子女功課爛,學測成績差,可能不是很公平的。因為人是「生而不平等」的:智慧有高低,體魄有強弱。而這種差異有時還蠻大的,其決定性的因素,大半都存在精子與卵子的基因裡。

看過「生命的誕生」影片的人都知道,當男性射精時,三億多條精蟲,奮勇游向輸卵管內的卵子,其中約有二百多條能到達卵子附近,但真正能與卵結合的,只有游第一名的精蟲。在競爭的過程中,任何微細變因的介入,都會影響名次,導致不同的精子與卵受精。蝶翼效應說:「初始條件的些微差異,會讓整個系統的發展產生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結果」,三億多條精蟲,哪一條會和卵結合,這和蝶翼效應形容的,一模一樣。況且,由減數分裂產生的精子、卵子,其遺傳組合何只億萬種;換句話說,精卵結合後,受精卵的基因組合何止千變萬化,就算用「萬變億化」也不足以形容其可能!因此,親代若具有優秀的基因,未必就能生出優秀的子代,生出何種男,育出何種女,是機率的問題。莊子說:「生是偶然」,淵明說:「天運如此」,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一味情緒性的罵小孩笨,邏輯上是站不住腳的,是倒果為因的。哪天孩子急中生智,頂你一句:「笨!我還要怪你為什麼把我生得那麼笨呢?」這才令人受不了!

當然這種衝突是不具正面意義的,自認是「好竹出歹筍」的父母,實應冷靜的以自己的智慧,去發現子女的優點。將盯住成績單的眼光移開,多用點心,去分享孩子成長的喜悅,並欣賞他學業之外的表現。你將發現,他的IQ或許不是很高,但EQ卻是頂尖;他在班上是甘草型人物,善協調、肯做事,人緣佳、敢衝刺,身強力壯、吃苦耐勞-----而這些優點,在未來的人生旅程上,他比那些精明的考試高手,可能過得更「快樂」、更「幸福」。

「阿甘正傳」就是一部具有此種啟示的電影,它是我在第四台看過的片子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部電影。一個智商只有七十五的小男孩,他母親獨排眾議,堅持要他受正常人的教育;在學校他受盡羞辱、欺凌。為逃避同窗的欺負,小女生珍妮激勵他:「跑、跑啊!」,以跑來脫困。他奮力的跑,結果跑鬆了鐵鞋,散落一地;雙腿從此不用鐵鞋也能奔跑。跑!跑!跑出了驚人的速度,成了學校橄欖球隊得分之鑰。跑!跑!他以此專長「跑」進了大學;畢業後進入陸軍並投入越南戰場,以其忠誠與率真,在一次遇襲中,來回火網,拼命奔「跑」,救出數名受傷同志,因而獲頒獎章,並蒙總統召見。受傷住院,勤練乒乓,以其快速的移位和反應,成了代表美國往訪大陸的傑出球員。退伍後,為實踐對死去戰友的允諾,購船捕蝦,雖然挫折不斷,但依恃他對上帝虔誠的信仰,堅持到底,這種衝創意志,竟使他成了捕蝦界的大亨!

全片的精神似在強調:不斷奔跑,勇往直前,自然能為自己「跑」出一條路來。這條跑出來的路,與智商無關,與考試分數無關,而是與一個人能否發揮自己的天賦,然後放手去做有關。阿甘只是很會「跑」,但他「跑」出了一片天;請問淵明型的家長,這樣的成就該感謝誰呢?歸功於誰呢?我想答案是:阿甘的母親,一個具有正確價值觀的母親。

找出孩子的長處,教導他正確的價值觀念,然後告訴他:「行者常至,為者常成」---努力去做,夢想自會成真---這,才是教子之道,才是天下父母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etree03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